
在日本,外賣服務稱為「出前」(でまえ),香港人最熟悉的「岀前一丁」,即是有「外賣一客」的意思,它logo上那個黃毛雀斑小子手上拿的方正鐵皮箱,正是今次介紹的產品——用來送外賣的「出前箱」了!
先講講日本外賣文化的變遷,據說外賣這種服務源於江戶時代(1661-72年)的吉原食店,吉原是當時的遊廓(妓院)集中地,那裡的食店為了給妓院提供晚餐,便開始提供廉價的麵食外賣。
從前送外賣並不簡單,外賣員往往需要提著2、30人份量的食物在擠擁的街道左穿右插,還需在食物變冷前交付客人,時刻爭分奪秒。最初的外賣員使用擔挑,把兩籮重甸甸的食物扛在肩上徒步送到目的地,非常辛苦。到了昭和時代,隨著腳踏車的出現,外賣員開始利用腳踏車往更遠的地區送外賣,送的份量也愈來愈多,他們就像馬戲班一樣,在肩上堆疊了一座小塔般的碗碟,面不改容地踏着腳踏車在路上行駛,這種壯觀的外賣方式成了昭和街道上的獨特光景。
後來50年代日本經濟起飛,馬路上的汽車逐漸普及,路面情況愈來愈不適合單車行走,在肩上扛食物的外賣方式太危險了,導致交通事故頻生,政府甚至在1961 年正式立法禁止單車外送,不過為了生計大家都無視法例,警員亦都識趣地隻眼開隻眼閉。但為保障安全,外賣員的腳踏車上也作出了改善工程,他們在車尾設置了「出前機」、「岀前箱」的裝置,使其能更穩固地放置碗碟及防止熱湯溢岀。
雖然在日本仍有生産「岀前箱」的製造商,不過除了一些老店外,已越來越少餐廳使用岀前箱送外賣,就跟世界各地一樣,大家都轉用更輕便的保溫袋,相信使用岀前箱送外賣也終將成為歷史。話雖如此,岀前箱仍可以其他方式出現在我們生活裡!
出前箱常見有高身(縱型)、橫身(橫型)及正方形三款,尺寸有大有小,箱子以鋁質素材製造,輕巧又耐熱,配上一個堅固的實木手挽,握着舒服又容易攜帶。
今次介紹的兩個岀前箱,是由製造商カンダ生產的橫型,兩者的闊度和深度一樣,只是高度不一。內裡間隔分別為2層及3層,可以拆卸,方便就碗碟高度而調整,放進去剛剛好才不容易打瀉食物。木手挽上左右有兩條坑位,是設計給繩索綁緊在腳踏車後座上。最貼心的地方是,蓋子前方有一個特別凹位設計,把蓋子取出後,可掛在箱子背後突出的地方,那就不會丟失啦!
雖然出前箱最初的設計是用來送外賣,但許多日本人都用它作為家居裝飾擺設,出前箱靈活的間隔令收納物品更加井井有條,因此有不少露營愛好者用它來收納露營用具呢!還在太子店的時候,有位客人買了我們一個岀前箱,他放在自己舖頭用以展示帽子,效果非常好,也是相當有創意的用法!把傳統活用在生活之中,就是最好的傳承。
岀前箱兩個尺寸各有一個,兩個整體狀況都非常好,裡面的間隔木板也相當乾淨,請放心使用。由於是業務用鋁製品,箱子表面難免有些少花痕刮傷或凹陷,相信之後用得愈舊會愈有味道,介意者可到網站參考更多圖片細節。還在想如何為家裡或舖頭增添風格而煩惱嗎?不妨考慮這個箱子喔!
——
〈商品規格〉
品牌 カンダ
年代 新品
産地 日本製
尺寸 不連手柄 W48cm*D24cm*H42cm(高)/ H32cm(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