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今天來說說「茶」。
日本茶道最早可追溯至十六世紀,由中國的品茶傳至日本延伸成獨有的文化。在古時,喝茶被視為一種高雅的文化,受到日本貴族階層推崇,逐漸發展成日本傳統藝道。日本人認為「和敬清寂」乃茶道之基本精神:「和」是指人與大自然之調和;「敬」是指主客之間互相尊敬、對任何事物都抱有謙敬之心;「清」是指心無雜念,令心意純樸清靜;「寂」是與大自然融合為一,無始無終之寧靜境界。之前到京都旅行,在機緣巧合下參與過一場茶道體驗,更感日本茶道文化的嚴謹考究,將「喝茶」一事提昇至精神意識層次的儀式。除了茶具與茶室內外佈置都一絲不苟,亭主優雅的沏茶過程更如行雲流水、有條不紊,令整個茶室呈現一體感。
但茶在剛傳到日本時屬於奢侈舶來品,只有皇室貴族和少數高級僧侶才可享受,後來才逐步在民間普及,愈來愈多販售茶葉的茶行與喫茶的茶館,由於對茶之重視,與茶相關的器物亦陸續岀現。在一些現存的舊式茶行,多以圓桶形的錫茶罐存放茶葉,客人購買時才從罐中取出茶葉來秤。這是因為茶葉的吸附性強,若保存不當,便會容易引起變質,甚至發霉。而密封性好、能抗氧化、沒有金屬異味的錫,則是存放茶葉的最佳物料,故可見現今的茶葉包裝大多都是錫紙袋的。
至於從前的日本古茶行,則常用便於堆疊的方形茶箱。茶箱外面用木包覆,外觀好看,內裡則覆蓋一層錫板,以隔絕濕氣和氣味,保護茶葉品質。今次介紹的古茶箱便是難得的美品!它跟茶箱的分別之處是,它的蓋子特別採用了玻璃,相信是古時茶行為方便辨別茶葉及作展示之用。鍍錫鐵板上印有日本城池印章和「Castle」英文字眼,而茶箱表面的招紙大部分已脫落,木材的狀況與顏色亦因年月變得古樸味更濃。
早期茶箱只用作儲存茶葉,但因其本身良好的防潮、防蟲特性和絕佳的收納功能,輕易融入現今日常生活之中——家居用的話,你可放入需要乾燥儲存的乾貨、調味料、書本、衣物等;店舖用的話,也是用來展示首飾、陶瓷器物、乾花等的好道具。
古茶箱沿襲傳統的製作工法,堅固又耐用,雖有老化痕跡,但只要好好保存,要把它再用多幾十年都不是問題呢。
——
〈商品規格〉
年代 昭和期間
産地 日本製
尺寸 W45.3cm*D35.7cm*H24c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