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召集野餐愛好者!久不久就會有人問有野餐籃嗎?終於有啦!春天將至,在此之前,先準備一下愉快的心情和道具吧!
關於「野餐」的起源,原來源於貴族狩獵後的野外宴會,有關「野餐」的最初書面記載相當仔細:在14-16世紀間,當貴族去狩獵時,侍僕便要忙碌地開展野餐的準備工作,在野地搭起桌子鋪上檯布、擺設餐具,廚師也要盡快把清晨出發前就備好的半成品(如火腿和餡餅等)處理好,席間飲用的酒水先在山泉裡冰著,確保入口清涼消暑,等貴族打獵完,疲了渴了,馬上就有食物可吃,貴族的野餐相當愜意(負責過程的僕人和廚師可不輕鬆呢),所以「野餐」最初是貴族專屬的一種象徵。
隨著17-18世紀中產階級逐漸出現,野餐這高雅消遣就不只是貴族專利。歐洲鄉紳社交也開始經常在野外舉辦精緻優雅的宴會,這時的「野餐」已成青年男女互相結識的重要社交場合。男女在風景優美的野地裡或坐或倚,配上色彩豐富的食材和餐具盡顯風情,故男女野餐的畫面常常成為畫家們筆下的作品。
「Picnic」這詞算是近代的產物,據《野餐史》考證,Picnic一詞是從法文「Pique-nique」而來,原指每位參與者自備食物與酒水茶飲,這詞後來傳到英國,一群熱愛法國文化的倫敦人組成了野餐社團(Pic-Nic Society),團員每人攜帶餐點到約定地點,一邊大吃大喝,一邊演演戲、朗誦幾句詩,漸漸成為年青人時髦的活動。
時至今日,「野餐」已由貴族的專屬享受變成大眾休閒活動,唯一不變是「自帶食物,與人分享」的精神。而人們攜帶野餐食物的容器,九成也是藤編提籃!這種藤籃似乎專為野餐打造,由於從前的材質以藤編最為耐重,適合放置重甸甸的食物與酒水,而且把藤籃放在草地上,優雅感油然而生!
這個野餐籃是全新庫存品,附有原裝紙盒,籃內包含不同顏色的四人用餐具(塑膠杯、碟、匙羹、叉、刀),全部都未經使用,活潑的顏色十分適合野餐氛圍。藤籃比較小巧,攜帶方便,適合小型野餐群組使用,快快提起野餐籃,來一場西式野餐吧~!
——
〈商品規格〉
品牌 味の素
尺寸 籃子H12cm*W35cm*D24cm
年代 90s
産地 中國製